客服

购物车

APP下载

扫码下载选调帮APP

回顶部

搜题
APP下载

扫码下载选调帮APP

【每日一点 · 常识】选官制度的演变
06月19日 09:00
1

2025全国选调生交流群:644646732

2025云南选调生交流群:513594520

(点击群号,一键入群)


选官制度为中央输送人才,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自先秦以来,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从世卿世禄制、军功爵制、察举制、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5次大的演变。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我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。


01
世卿世禄制

世卿世禄制,又称“世官制”,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。世卿,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,世世代代、父死子继,连任卿这样的高官;世禄,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、父死子继,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。世卿世禄制依靠血缘关系来巩固政治,其基础是分封制和井田制。然而到了战国时期,各国之间相互争霸,这种用血缘连接的政治关系已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,于是各国纷纷开始变法,秦国的商鞅变法正式废除了世卿世禄制。


02
军功爵制

军功爵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所实行的封爵制度。秦国是军功爵制应用得最好的国家。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按军功爵制选官,即根据军功的大小选拔官吏。秦国军功爵制分为20个等级,每一个等级都与之在战场上所杀的人数直接挂钩,即“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”。秦国通过军功爵制改革激发了战场上士兵的积极性,增强了军事实力,也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。


03
察举制

察举制是西汉汉武帝开始推行的一项官吏选拔制度。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,主要是由官吏察访一些德行好、学问高、通法律、性坚韧的人才向中央举荐,最终由中央决定官员的任免。在实行之初,按人口比例举“孝廉”,并加以考试选用,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。察举制为汉代选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。


04
九品中正制

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。九品中正制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,由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,查访本州士人,然后依据品行、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,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。推行初期,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,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。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发展,逐渐形成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士族”的局面。


05
科举制

科举制是隋唐至明清的选官制度。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,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。科举制经历了如下的演变历程:

(1)隋朝确立科举制:隋炀帝始建进士科,科举制形成;

(2)唐朝发展科举制:贞观年间,增加考试科目,以进士、明经两科为主;武则天时,首创武举和殿试;

(3)宋朝完善科举制:考试分为乡试、省试、殿试三级;实行糊名制和誊录制;

(4)明清八股取士,科举逐渐衰落;

(5)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。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官吏来源,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,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,使得寒门弟子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。


【真题演练●2017河南】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,不正确的是(   )。

A.汉朝选拔官员主要实行察举制

B.魏晋南北朝时期,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

C.隋朝时,隋文帝开始设立进士科,形成科举制

D.唐宋各朝,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


【金标尺答案及解析】C。人文常识。

A项正确,察举制是汉朝建立的选官制度,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。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、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,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。

B项正确,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,上承两汉察举制,下启隋唐科举,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
C项错误,隋文帝即位后,废除九品中正制,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;隋炀帝时,始建进士科,科举制形成。并非隋文帝时设立进士科。

D项正确,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:贞观年间,增加考试科目,以进士、明经两科为主;武则天时,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,首创武举和殿试。北宋太祖创立殿试制度,科举成为三级考试;太宗、真宗时期,创立封弥(糊名)、誊录制度,在防止考试作弊中起了重要作用。

本题为选非题,故本题答案为C项。



· 好课推荐 ·

2025全国选调·初学认知计划

【持续更新中】《时政》大礼包

2025云南定向选调《综测》基础精讲课

电话/微信同号:17725066206【可可】

电话/微信同号:19112915052【甜甜】